中新网厦门12月2日电 (杨伏山 欧阳桂莲)自1922年建系以来,厦门大学哲学学科已跨过百年征程。对于厦大哲学百年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刘大椿以十二个字加以概括:“不懈奋斗、逆势成长、终成大器。”
厦门大学哲学学科百年回眸与创新发展大会2日举行。 厦大哲学系 供图
2日,厦门大学哲学学科百年回眸与创新发展大会举行,邀请国内知名学者、海内外系友、关心支持哲学学科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校内嘉宾,与哲学系师生共同追忆不凡的百年奋斗历程,共谋学科发展新蓝图。
受邀与会的刘大椿教授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厦大哲学系同仁们学习和交往的经历。他说,厦大哲学系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与同行交流的过程中,他备受鼓舞,颇受启发;希望厦大哲学系在新的百年,做新的起点,争取新的辉煌。
哲学学科是厦大传统优势学科之一。早在建校之初,在陈嘉庚先生全力支持下,学校创办了哲学学科,并成立了哲学系,吸引一批名师大家来校任教。一百年来,历经一代代哲学人辛勤耕耘,厦大哲学现已形成多个学界知名的、具有厦大特色的研究方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厦门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荣教授致辞称,厦大哲学学科已经成为中国东南的哲学教研重镇,并形成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会上,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张异宾视频致辞时,回顾了自己向商英伟、张澄清等厦门大学哲学系老一辈著名学者学习的经历,并对厦门大学哲学系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的未来表示期待。
第八届国务院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吴晓明在致辞中赞许厦大哲学学科百年来的卓越贡献,并祝愿厦大哲学学科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承担重大历史使命,继往开来,做时代的开路先锋。
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程乐松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厦门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哲学渊源,并期待两校的哲学学术共同体从中国向世界敞开、从历史向未来出发,让来自世界的中国哲学与来自中国的世界哲学一起,成为人类未来精神版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境外同行代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哲学系原系主任丹尼斯·麦克马努斯教授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厦门大学与南安普顿大学是全球合作伙伴,彼此之间有着长久的交流和密切的合作,双方哲学系都长于知识论、伦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期待未来能有更加深入的协作。
厦门大学哲学系主任朱菁教授向与会者讲述了百年来厦大哲学人的故事。朱菁表示,哲学学科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一所好的大学在其高水平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哲学学科的作用。厦门大学哲学系将不负学校嘱托,牢记历史使命,在新的百年征途中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谱写新华章。
大会还特别举行了感念师恩环节,哲学系优秀学子代表为与会的离退休教师献上鲜花,感谢他们长期以来对哲学学科发展的付出和奉献,同时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厦门大学哲学系当天还举行“中国式现代化与哲学学科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和“厦门大学哲学系杰出系友论坛”,分别邀请学界嘉宾学者和各届系友深入研讨学术问题、分享研究成果与行业经验。(完)
中新网联合国12月1日电 (记者 王帆)中国担任联合国安理会11月轮值主席。当地时间11月30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主持召开总结会,邀请马耳他、莫桑比克常驻代表共同向联合国会员国吹风,介绍安理会当月工作。100多个国家代表参加。
张军表示,担任轮值主席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中方本着负责任、建设性态度,同安理会成员和广大会员国一道,致力于聚焦重点问题,增进团结合作,保持公正开放,积极进取有为,尽一切努力履职尽责,推动安理会发挥应有作用。本月安理会举行30多场会议,通过了7份决议。在当前形势下,这些成果来之不易。
当地时间11月30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主持召开总结会,邀请马耳他、莫桑比克常驻代表共同向联合国会员国吹风,介绍安理会当月工作。 中新社记者 王帆 摄
张军表示,巴以冲突是安理会本月最紧迫的议程。在巴以问题上,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公道一边、站在良知一边,积极推动安理会采取负责任、有意义的行动。中方同安理会成员一道努力,推动通过了第2712号决议。这是2016年底以来安理会首次就巴以问题通过决议,是10月7日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通过的第一份安理会决议。11月29日,王毅外长主持安理会巴以问题高级别会议,全面阐述中国立场主张,推动各方朝着重建和平的方向凝聚共识、汇聚合力。
张军表示,当前,全球发展赤字与国际安全问题交织叠加、相互催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安理会工作需要治标与治本并举,探索冲突根源问题的解决之道。根据中方倡议,安理会于11月20日举行了主题为“共同发展促进持久和平”的公开辩论会。这次会议进一步深化了各方对发展促和平的认识,达成很多共识。
张军表示,面对各种安全挑战,国际社会要求安理会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权威和效率的声音不断增多。中方利用担任轮值主席契机,在改进安理会工作方法上做了积极探索。安理会下阶段仍面临十分复杂的形势和诸多棘手问题。中方将继续同安理会成员和全体会员国一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构建共同安全、持久和平的世界作出不懈努力。
马耳他、莫桑比克、巴勒斯坦、斯里兰卡、摩洛哥、俄罗斯、巴基斯坦、土耳其、叙利亚等多国代表纷纷祝贺中国主席月取得圆满成功,对中国在应对巴以局势等问题上展现出的公正立场和建设性作用表示钦佩,对中国秉持包容、透明、务实、高效的工作方法表示赞赏,高度肯定中国为加强安理会工作、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的重要贡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