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香港12月2日电 日前北京市密云区政府代表团赴港开展考察和项目签约活动。其间密云区与香港中华进出口商会以及多个集团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合作项目涉及多个领域。
北京市密云区政府代表团赴港开展学习考察和项目签约等活动。受访单位供图
11月28日至12月1日,北京市密云区委副书记、区长马新明带领的密云区政府代表团走访了香港重点目标企业、知名商会、科技园区,围绕生命健康、科技创新、高端商业综合体建设等领域,开展学习考察、专题推介、投资洽谈、项目签约等活动。
据悉,代表团先后参加以“京港携手合作共赢”为主题的展示与投资咨询洽谈活动和京港生命健康产业对话暨京港生物医药创新项目投资洽谈会,全面推介了密云区产业政策、营商环境、空间承载等方面发展优势和投资机遇。
其间密云区与香港中华进出口商会、香港裕峻集团签署委托招商协议,建立长期驻港招商平台;授权京泰集团、香港奥莱投资集团作为密云区在香港的招商代表处;与香港冠腾国际有限公司、奥特莱斯资产管理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涉及综合能源贸易、新康旅产业升级、产业基金投资等多个领域。
北京市密云区委副书记、区长马新明介绍密云区发展情况。受访单位 供图
在11月30日举行的京港生命健康产业对话暨京港生物医药创新项目投资洽谈会上,马新明在推介环节中介绍,密云区历史悠久,山川秀丽,钟灵毓秀,物华天宝,是首都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和生态涵养区。
马新明表示,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密云区正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制定了《关于加快推动生命健康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展全周期、全链条的“大健康”产业,具备好环境、好条件、好空间、好政策、好服务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当前密云区的生态优势正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欢迎企业家们到密云区投资发展。(完)
中新网北京12月2日电 台湾《经济日报》近日发表了介绍湖北省天门市的报道,探秘当地石家河遗址,找寻中华文明起源。
石家河遗址。图片来源:台湾《经济日报》
报道称,石家河遗址是湖北天门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长江中游腹地、江汉平原北部与大洪山南麓结合处的山前地带,地处石家河镇,总面积达8平方公里,由40多处遗址点组成,年代跨度距今6000至4000年,是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发现的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由它命名的石家河文化,代表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准。
图为石家河遗址挖掘现场。图片来源:台湾《经济日报》
石家河遗址的发现,颇为传奇。1954年冬,天门、京山两县联合修建石龙水库干渠,开挖到天门县石家河镇地段时,发现大量石器、陶器等古代遗存。随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员对其进行考察,于1955年初春对水渠沿线的几处重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约1600平方米。其中,罗家柏岭发掘面积1147平方米。自此拉开石家河遗址考古的序幕,是江汉地区史前考古的第一次奠基。
图为石家河遗址出土的玉器。图片来源:台湾《经济日报》
1955年至今,大陆文物部门组织的石家河考古队已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逾20次规模不等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对于研究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编年和聚落的形成、发展与衰落具有典型意义。2001年3月,石家河遗址被评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近年来,石家河考古队对石家河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工作,获得重大发现。
图为石家河遗址出土的玉器。图片来源:台湾《经济日报》
石家河文化谭家岭遗址发掘点出土240余件极其珍贵的精美玉器,如双人连体头像玉玦、虎座双鹰玉饰、玉牌饰、虎形玉冠饰、玉虎、玉鹰、玉钺等,以玉蝉、玉管、玉珠、玉虎的数量最多。这些玉器普遍使用的圆雕、透雕、减地阳刻工艺、浅浮雕线刻工艺,代表了当时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玉器加工技艺的最高峰。(完)